[轉] 技術並不是最重要的。
一項工作是否出色,關鍵在於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規定的任務,而且與大家期待的結果相符合,甚至更傑出。
完成的不出色,則會是以上幾點沒完成,
1.可能面臨的問題是:
1.1 規定時間內沒完成?
(1) 上級規定時間太緊,本來就完不成。
(2) 項目進行過程中,又有新的工作。考慮到工作前程問題,咬牙接了。
(3) 發覺自己有新的關注點,一不小心,拖過去了...
1.2 規定的任務沒完成?
問題很多,這不是我現在想要總結的。技術只在這裡占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1.3 與大家期待的結果不符合?
(1) 領導說,這個東西怎麼做成這個樣子?跟我想的不一樣啊
(2) 同事說,你這個地方有問題,應該這樣改。又來一個同事說,那個地方有問題,應該那樣改。
(3) 用戶說,我不需要這個,給我這個功能幹嘛?
按照上面發現的問題,在現實中最常碰到的頭疼問題就是--返工。一遍遍的返工,會使製作者疲於應付,而用戶也是不滿意。最重要的是,這對個人和公司都沒有帶來任何的效益。
解決方法就要依靠工作方法和流程來去避免問題的出現。
2.關於方法:
2.1 不要同時開展多項工作。
要抓主要的工作重點。人們常說,80%的時間做了20%的有用工作。其實我認為這是沒有分析而盲目的工作。往往在做某項工作時,新的任務出現,當接下來時,很可能的情況是,兩方面的工作都難以完成。正確的方法是,在新的一項工作來臨之時,排在當前工作的時間表後面。如果新工作權重大,則將原有工作適當延後。總之,做完一項再做另一項,是能把所有工作完成的最佳方法。
2.2 時間計劃
我們在做工作時,有時閒得沒事,有時卻被壓得喘不過氣,往往問題出現在時間表的安排上。為了得到上級的認同,逼自己在難以完成的時間內接受這項工作,得到的結果當然是另人不滿意的。要將自己現在的工作進行一個細分,細化到每項工作可以分配到1個工作日,1個工作時,這樣的任務分解,可以使自己不至於浪費時間拖延任務。
2.3 先想後做
為什麼要先想後做?我近期遇到某個項目,是先做後觀察。這樣子表面上執行效率很高,但是帶來的是人力和資源的浪費。而且,對於一個比較複雜的任務,不把每個細節想清楚了,在後期幾乎是站不住腳的。這個說法大家都明白,但是工作初期想清楚想仔細想深遠了的人,卻不多。
2.4 提前動手
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,是因為時時被突如而來的工作所逼的。事實上,自己份內的工作,有很多是可以預見的。提前動手,可以時刻走在工作的前面,一個很顯著的效果時,你考慮得多,你就佔據了主動。而事先沒有準備,當工作壓到頭上來時,就只有殘喘的力氣了。
3.關於流程:
3.1 leader想清楚佈置任務。
做為一個團隊的帶頭者,必須自己先想清楚,再分配給下級工作。給下級一個模糊的說法,等他們努力完了再說否定,是對個人和團隊的不負責任。
3.2 任務分解,步步確認。
還是我以前寫的關於流程的文章,一次又一次的重申,是因為這一步的重要性使我不可忽視。從最初的經常返工,到現在大部分可以一次通過,這兩個月最大的改變來自於流程的建立。
信息架構的確認,頁面原型的確認,頁面風格的確認。每一步,要得到產品負責人的確認,不然走得越多,越偏越遠,最後只能重新回到原點。
4.其它:
4.1 關於開會。
開會是這樣一個動作,它需要解決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,比如說產品的發展方向,功能定位等。所以,開會是需要有結果的,這個結果是建立在所有人都達成一致的基礎上。當一項工作在開始時充滿質疑時,一定要將大家召集起來,通過說服最後達成一致,這也為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。不然,在後期被大家左右評論時,很可能誤導了一個好產品。
4.2 關於會後郵件。
總結會議結果,將自己得到的信息跟大家分享一下。一方面顯示對工作的重視,另一方面,在工作時也方便時時對照進度。
寫了很多,是對自己兩個月工作的一個總結,還有很多一時沒想起來的,以後補充。做有價值的工作,用有效的方式做工作。
- Jan 15 Sat 2011 19:56
工作方法和流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