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會議的目的是:揪出公司發生的問題,找出最妥當的解決方法。所以,邏輯性思考是必要的,情緒性發言是無效的。

重視會議的真正理由

一個公司要能健全地永續經營,會議絕對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如果會議發揮不了什麼作用,肯定是組織內部出了什麼問題。

「重視團體意見」是日本人的民族性,開會遂成為日本社會的一大特徵。但近來會議卻成了「浪費時間的象徵」,不論哪間公司都視開會為畏途。

為了縮短會議時間,甚至搬走椅子,讓與會者全程站著,因為要是不這麼做的話,全體員工對於開會一事勢必避之唯恐不及。

此風不可長。古往今來,一個公司要能夠健全地永續經營,會議絕對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這是我的看法。

如果會議發揮不了什麼作用,肯定是組織內部出了什麼問題,不應該片面論斷開會是沒有必要的。

我在擔任社長期間,每天早上八點半都要召開晨間會議。利用從早上八點半開始的一個小時晨間會議,解決四十項左右的議題,平均一個議題只花兩分鐘左右。這般超高效率的開會方式吸引了大批媒體採訪,也有很多人登門請益。

這其中尤以「開會時間」和「快速解決議題」這兩點最受注目,而這會議也是為了改革加班陋習的精心「布局」。

會議與加班這兩件事,乍聽之下似乎沒什麼關連。

但不妨試著重新思考開會的目的—簡而言之,為了揪出公司發生的問題,找出最妥當的解決方法,這就是開會的目的。

「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」、「議題在會議上才初次聽聞」、「一點也不尊重我的專業意見」、「結果還不是少數服從多數」,像這樣的情況,絕對稱不上是一場會議。

「既然如此,幹嘛還要開會,將決定好的事項e-mail給大家不是更有效率嗎?」

一定會有人如此反駁,但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,因為會議扮演著促使情報共享化的要角。

若只是單純地傳達「結論是A」,稱不上情報共有。

「針對這問題,有A、B、C、D、E等對策,經過一番議論後,決定以A作為結論。」與會的每個人均參與討論過程,因此這項決定包含了每個人的意思所共同決定出來的結論。這般「共同參與的過程」是促使情報共享化不可或缺的因素。

試想一下自己的情況。

你是那種上司一交辦事情,就會馬上乖乖照其所言執行的人嗎?勉強照辦好嗎?這麼做真的好嗎?心中難免都會有所疑慮與不安,不然就是抱著「反正又不是我做的決定」這般駝鳥心態,自然不會負責,貫徹到底。

「為什麼非得這麼做不可呢?」若從一開始就瞭解事情始末,「自己也有參與決策」而且有此自覺的話,便能夠馬上有所行動,這般積極的心態和只奉命辦事的效率完全不同。

議論之所以遲遲無法整合,是因為每個人對於問題的認知與情報來源有所偏頗,對於決策有所不滿。換個角度想,若能透過會議讓情報透明化,自然能達成共識。

「就這麼辦吧﹗」一旦做出決定,全體員工就必須朝向同一目標全速邁進,這是決定一件工作成敗的要因,而會議便是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唯一手段。

希望藉由這番說明,能讓大家多少瞭解會議是提升效率不可或缺的方法。

會議是邏輯性思考最佳「鍛鍊場所」

「暸解事實,收集所有情報,以理證明」,這就是對問題的邏輯性思考。

要求從來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人,突然進行「邏輯性思考」,確實有些強人所難。

在歐美,從小便徹底灌輸凡事都要邏輯性思考的觀念。

日本的教育方式是以背誦為主,就算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知名大學,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沒受過邏輯性思考的訓練,只能待踏入職場後,再自行加強這方面的能力。

現在回想,其實晨間會議是訓練員工邏輯思考力的最佳鍛鍊場所。

晨間會議上通常會提出40到50個議題,每個議題都有人負責回答我的質詢。

而且他們十分明白我絕對不會接受帶有個人情感的說詞。

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?」面對這般提問時,除了瞭解事實,收集所有情報,以理證明之外,沒有其他任何能夠說服我的方法,因此每天早上的晨間會議對部屬而言,都是一項必須全力以赴的挑戰。既然身處這般環境,再怎麼不情願也要訓練自己具備邏輯性思考能力。

這般要求放諸任何一家公司都行得通,只要禁止與會人員在會議上做出情緒性的判斷就行了。對於發言十分情緒化的人,不管是主管還是部屬,都應予以譴責,只要明訂開會的規矩,假以時日一定能夠顯現成效。

為何兩分鐘便能做出結論?

會議並非發表會,不需浪費時間做美美的資料表。

要求長久以來都得花好幾個小時才能解決一項議題的人或組織,馬上要在兩分鐘之內做出結論,無疑是強人所難,因此一定要徹底改變會議形式,改變與會者的心態,才能達到兩分鐘之內終結議題的效率。

我不是天才,無法以「直覺」判斷重要的經營策略。為了能在兩分鐘之內做出決定,而且是對公司最有利的決策,當然有一定的祕訣。

首先決定每項議題由誰負責,要求他們備妥「附有審查意見的原案」,不過可不是那種用power point做得美美的資料,有時間做美美的資料,不如專心做好份內工作,反正只是公司內部的會議,不需要大費周章地準備資料。

所謂「附有審查意見的原案」,是針對現況如何、有什麼問題、應如何處理、要花多少時間與費用等,要求每項議題的負責人都要事先整理好解決對策。

也許這般要求聽來沒什麼大不了,但很多會議就是做不到。

會議並非發表會,不是為了確認既定事實而舉行的。只要備妥詳盡的「附有審查意見的原案」,便能讓所有與會人員都能分享到必要的情資,參與議論時,也才能更貼近問題的本質。

結論是在準備好的「附有審查意見的原案」裡,會議則是一處判斷可不可行的場所。

如此一來便能達到兩分鐘之內做出判斷的超高效率。

那麼要是情報不足,或是面對質詢,無法條理分明地回答,該怎麼辦呢?那就表示負責的人對於議題還不是很瞭解,所以花再多時間討論也沒用。遇到這般情形時,要明確指出準備不足的部分,並要求提出明確的「人、事、時」要點,迅速駁回。

因此兩分鐘不到便能解決一項議題,而且議題負責人必須修正遭受質疑的地方,待下次會議重新報告。

就算駁回議題,我也不會下達「盡可能早點完成」、「趕快進行」這般指示,原則上就是「明天重新提出」,也就是翌日晨間會議必須準備充足,可想而知,部屬當天的工作量肯定「一下子」暴增。

而且公司禁止加班,因此上班時間內必須同時進行平常的工作,又要準備明天的會議,壓力與負荷自然沉重。

而畢竟誰都不喜歡這樣,自然會對自己所負責的議題做好萬全的準備。

「時間長,次數多」才是有效率的會議

藉由會議才能發現更多問題,才能訂立完成期限逐一克服,所以花在開會的時間越多,越能提升業績。

相較於近來倡導會議時間越短越好,次數能少則少的風潮,我的看法卻不一樣——會議時間越長越好,次數越多越好。這是我的看法。

藉由會議才能發現更多問題,才能訂立完成期限逐一克服,所以花在開會的時間越多,越能提升業績,不是嗎?

雖說如此,若每天從早到晚開會開個不停,也很令人厭煩。

其實只要清楚問題所在,就不會覺得開會是件愚蠢又煩人的事。

我剛接任社長時,一定會參與「公司內所有大小會議」,瞭解內部哪裡有問題,問題之間有何關連等,掌握得一清二楚。

隨著問題的脈絡越清楚,出席的會議次數也跟著減少、集中。

瞭解會議的重要性,重視會議效率的公司,開會次數自然減少,時間縮短﹔只要提高會議品質便不會影響到工作,從中取得平衡。

所謂「會議時間越長越好,次數越多越好」就是這個意思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llsty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